
全球低碳共振促進新能源發展,運維服務助力風電發展。1)隨著全球低碳政策刺激新能源發展,風電行業競爭格局有望深化,全生命周期電力成本為主要變量。2)高效的運維服務,有利于風電行業的長遠發展。從海外成熟市場來看,長期合同的運維服務模式是大勢之勢。風力發電技術主要積累在主機廠。預計國內運維服務模式將得到完善,產業價值鏈逐步從設備端向服務端轉移。
海外風電巨頭對服務利潤貢獻很大,其運維業務模式成熟穩定。2019年,維斯塔斯服務業收入占比15%,息稅及特殊項目前利潤占比48%。息稅專項稅前利潤率由2016年的17%增長至2019年的26%,主要得益于受益機組可靠性高、運維成本低;2)服務的長期期望保證了服務利潤。海外運維業務模式呈現穩定特點:與維斯塔斯服務收入和全球陸地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增長速度,服務增長率通常略高于累計裝機容量增長率,表明海外操作和維護商業模式是相對穩定的很長一段時間,主要反映在主要的維護操作和維護共享和操作的穩定性和維護單價。
風電運維可能成為平價時代的一塊大蛋糕,預計到2025年,全球風電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?!笆摹逼陂g,隨著運維市場的快速增長,老機器在保證裝機容量中所占比例的提高,預計中國運維商業模式培育的機遇將會到來。主機廠進行機組維修、技術改造收益、預測和預防的技術條件優于業主或第三方運維。服務價值鏈突破的關鍵在于數據應用,主機廠將通過更多的應用場景不斷發展,培養車主為運維協會付費的習慣。此外,根據埃森哲2017年的調查,陸豐的運維成本約占風電lcoe的20%。隨著補貼減少帶來的成本壓力,運營商更加關注資產的全生命周期成本。預計運維服務帶來的系統價值將逐漸凸顯,運維業務模式將逐步成熟。
展望國內運維市場的巨大潛力,預計業務模式將逐步完善。2019年國內風電領先服務行業毛利貢獻率僅為3%(包括風電場EPC),未來潛力和發展空間巨大。預計國內風電運維將逐步向高附加值領域拓展(技術改造、升級、數字化等)。
1)中期,迫切需要加快多方角色定位和運維標準化。業主注意資產投資回報率,釋放的核心操作數據鏈路,提高自我的比例操作和維護的主要發動機工廠,注意維護和發電的保證整個生命周期,和第三方操作和維護采取細分特色路線,確保操作的利益和維護行業從長期的角度來看。
2)從長遠來看,運維服務是大勢之勢,主機廠的運維價值逐漸凸顯。2020年“超出保修范圍”的裝機容量是2015年的兩倍??紤]到保修期后,疲勞和磨損的增加,單位的可用性會下降,組件失敗的可能性會增加,和每千瓦時的成本項目的力量將上升,風電場的所有者將與主發動機廠合作,積極管理操作和維護,并逐步提高風力發電的業務模型操作和維護。